保险企业实施基于EVA的新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我国保险业将价值创造作为首要目标,使经营者对投资和占用企业资源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使资源配置更有效。
国际甚为流行的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以下简称EVA)方法,是一种计算企业真实经济利润的财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投资者税后营业净利润至少应该弥补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
EVA绩效评价体系优势众多,但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运用EVA管理,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际运用都处于起步阶段,要将其付诸公司实际运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保险公司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中,也应该引入EVA体系以实现公司绩效评价方法的转变,从注重创收转变到注重创值上来,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随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和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保险业体制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海内外上市、资金运用以及内部治理的完善,融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手段的财务管理,对我国保险公司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将会日益突出,各种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必然会引起各级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持续探索如何将EVA绩效评价体系成功引入具有风险特性的保险业。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和长足发展,切实实现我国保险业盈利模式优化。
实践证明,国外诸多公司在实施EVA和基于价值的绩效评价体系后,业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要真正发挥EVA的作用,构建我国保险公司新的绩效评价体系,还应注意以下关键要素:
通过导向和培训项目来培养组织创造财富的理念
对于中资保险公司来说,企业文化中某些不良因素往往成为成功应用EVA的最大障碍,比如,现阶段,公司并不注重通过高效的利用资本来增加股东价值,相反,传统目标比如自身增长、增加市场份额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管理者可能也并不主要是由财务来激励,相反,他们对地位、权利有更大的兴趣;员工的抵触情绪以及潜意识的不良习惯也常常影响EVA的实施效果。因此,在企业中实施培训计划,使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形成一种价值导向的文化是相当重要的。
培训不应只局限于高层管理者,也应渗透到所有的管理层,并且最理想的是贯彻到基层。要使他们了解EVA,树立“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的正确理念,并指导他们将EVA战略运用在工作领域,还可以定期向其传达其所在的部门或公司的EVA业绩,并解释业绩或好或坏的原因。通过员工深入了解并积极参与,将更有助于实现保险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目标。
会计核算很关键
EVA会计调整可以更好地反映经济事实,但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保险公司需要做哪些会计调整?多长时间进行一次EVA核算?根据EVA理论,会计调整会使EVA变得难以理解,因此,调整的项目不能太多。并且,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有特殊的法定资本金要求,其资本金数额巨大,传统的EVA计算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保险公司,因而要对其进行修正。EVA在保险公司的运用还属于比较新的领域,因此,如何准确、合理地作出会计调整,就成为在保险公司运用EVA管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问题。
实现EVA指标与传统财务指标的结合运用
采用EVA体系,可以使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简单化、理性化,但是,在承认EVA的同时,也不应当完全否决传统的业绩指标,因为根据管理理论,在技术、市场和竞争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公司为了能够了解那些会对公司产生影响的因素,更应该倾向于采用多样化的指标,而非采用单一的评价机制。此外,EVA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财务业绩指标,缺乏对企业财务资本以外的其他资本进行计量的有效手段,因此,不能反映一个企业作为整体的其他方面,如顾客、员工、创新等。
事实上,EVA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对传统的会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这种调整对消除会计信息失真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会计指标评价体系相比,优势更为突出。但EVA调整项目过多,大大增加了EVA计算的难度。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可能去掉了企业向市场传递的有关企业成长机会的信息,增加了投资者投资项目选择的难度。与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相比,EVA系统能够很好地衡量企业财富的增值。但EVA系统仍属于财务绩效的评价体系,对非财务绩效评价重视不够。在复杂动荡的环境下,应把财务评价和非财务评价相结合,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总之,EVA业绩评价体系相对于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具有许多优势,在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保险业亦不例外。建立保险业的EVA业绩评价体系,对于我国保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的确立和深化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仅仅探讨了我国保险业构建EVA业绩评价体系的框架性问题,尽管提出了建设性的框架思路,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问题,这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评价体系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尚需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