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保险研究》201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沟通机制研究(本期推荐文章导读)
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交易结构与风险管理
吴晓蕾1,2 操仲春2 崔少帆2
(1、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2;2、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3)
[摘要] 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产品,融合了多种金融工具的优势,与企业债券、银行贷款以及项目融资相比,债权计划的优势体现在其主动投资的功能。所谓主动投资,是在交易结构的设计中寻求偿债主体、项目、担保人之间恰当的偿债结构安排,也是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运用富于针对性的积极方法,以确保偿债安排得以顺利实现。因而,深入领会法规本意,分析债权计划各种交易关系,吸收其他债务投融资工具的优势,选择与交易结构相对应的风险管理方法,共同形成了债权投资计划这一新型投融资工具得以平稳、有效运作的实践方法框架。
[关键词] 债权投资计划;主动投资;监管本意;交易结构;风险管理
吴晓蕾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我国发展伊斯兰保险市场研究
宋湘宁 周俊所 游春
(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120;3.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 台州 318050)
[摘要] 伊斯兰律法禁止利息、不确定性交易等经济行为,致使传统保险无法满足穆斯林的保险需求。经过多年的研究,全新的伊斯兰保险诞生,并被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所接受,而且市场发展正不断地扩张。我国拥有2000多万伊斯兰人口,而伊斯兰保险市场一片空白,也无学术的理论研究。笔者通过分析了我国伊斯兰人口的分布情况及民族特征,以及伊斯兰人口集中地新疆的保险发展状况,探讨了我国发展伊斯兰保险市场面临的诸多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以新疆为试点发展伊斯兰保险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伊斯兰保险;保险市场;机遇;挑战
游春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我国保费收入结构研究
邵祥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 本文将信息熵理论引入我国主要保费收入结构研究中,通过计算不同险种保费收入的结构熵,比较分析了当前保费收入结构的差异性。同时,运用均衡度指标描述了总体结构受单一业务收入的支配程度,并针对我国当前四类主要保险业务(财产险、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伤害险),分别给出了收入比例的调整方向。
[关键词] 保费收入;信息熵;均衡度
国有上市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王晓英 彭雪梅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四川 成都611130)
[摘要] 伴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浪潮的推进,对我国保险业来说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莫过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2007年先后回归境内上市。股权结构作为目前上市公司热门话题之一--公司治理--的关键基础,探析它对我国国有上市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是迫切的、符合实际国情的。本文采用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考察了从2008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三季度两家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为建立更加合理的股权结构提供重要的经验支撑。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上市保险公司股权结构的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国有上市保险公司;经营绩效
彭雪梅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非寿险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预期经济后果分析
王 艳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 保险业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是中国保险业和保险会计准则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它的实施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人们在对经济后果思考的同时,也对新准则的执行效力和是否能推动中国保险业持续与稳定发展表示担忧。本文首先归纳和总结非寿险业实施保险新会计准则的预期正面经济后果,其次探讨其实施新准则的预期负面经济后果,最后基于经济后果给我们的启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经济后果;会计信息质量;非寿险业;
风险分类对保险市场效率的影响分析
周海珍 陈秉正
(1.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清华大学,北京北京 100084)
[摘要] 本文将社会福利作为衡量保险市场效率的标准,分析保险人的风险分类行为是否有助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效率的提高。本文首先证明了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存在市场失灵,然后比较了实施风险分类前后社会福利的差异。结论表明当保险市场处于R-S均衡时,准确性较高的分类能使社会福利得到改进,准确性不高的分类不能使社会福利得到改进;当保险市场处于wilson均衡时,除非保险人能对投保人进行较准确的分类,否则风险分类反而会使社会福利下降。
[关键字] 信息不对称;风险分类;社会福利;市场效率
周海珍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陈秉正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保险公司风险处置效益研究及模拟测算
张领伟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介部,北京 100033)
[摘要] 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保险公司风险处置机制是保险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紧要任务。其中,处置措施的衡量与相机抉择是处置的核心问题,成为监管机构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探讨了保险公司风险处置的内涵,然后在梳理国内外风险处置成本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处置效益的概念,并虚拟了一产险公司进行模拟测算。
[关键词] 风险处置;处置成本;处置效益;模拟测算
张领伟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沟通机制研究
王 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 ERM是当今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标准,风险沟通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方法,但企业风险沟通的研究尚不完备。本文将社会公共领域的风险沟通理论与COSO框架下的企业风险管理相结合,提出了一个风险沟通的理论假说,以全面风险感知、相互信任、伙伴关系和双向沟通模式作为该假说的四大支柱,以全面综合的方法,从企业内部(纵向)和企业外部(横向)两个维度构建了企业风险沟通体系,期望能够为企业层面的风险沟通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风险管理;风险沟通;风险感知 ;双向沟通模式
王东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长寿风险的创新解决方案
谢世清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 长寿风险是指个人实际寿命高于预期寿命产生的财务风险。长寿风险给保险公司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西方保险公司推出了各种应对长寿风险的创新解决方案,包括附保证变额年金、长期护理保险、反向抵押贷款和长寿风险证券化,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保险公司的新视角系统梳理了这四种创新方案,并对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字] 长寿风险;附保证变额年金;长期护理保险;反向抵押贷款;长寿风险证券化
谢世清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医疗保险定额付费方式有效性的探讨
崔 佳 刘桂芝 张喜红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要] 医疗保险中的定额付费方式指不论实际发生了多少医疗费用,均以事先确定的标准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这种支付方式的有效运作意味着可以在控制医疗费用的同时又确保医疗质量。本文认为可能对定额付费方式有效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服务质量对患者诊疗需求的影响程度;医疗机构增加患者诊疗需求的意愿;医疗机构的拒诊和撇脂行为;经办机构在合同签订方面的权限。
[关键词] 医疗保险;定额付费方式;有效性
构建与我国县域经济相匹配的县域保险发展模式
董迎秋1 段 影2
(1.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2.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091)
[摘要] 县域保险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保险。在我国,随着县域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大力发展县域保险的时机也日趋成熟。本文以相关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我国县域经济的现实状况、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县域保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于县域保险产品设计方案、营销模式、服务方等发展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县域保险的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县域经济;县域保险;发展模式
董迎秋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索赔特征对保险理赔(诉讼)额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交强险人身伤害判决数据
周建涛 巨珣 李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191)
[摘要] 面对日益增多的保险理赔(诉讼),亟需加强索赔原因及索赔特征对法院判决结果的影响研究。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涉及人身伤害的交强险判决案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索赔原因与索赔人损失大小、就业状况、法律规定的赔偿上限有关;索赔人在交通事故中承担的过错责任与其性别、医疗费支出状况、是否死亡有显著相关性;索赔人就业状况、医疗费用支出、误工损失、是否住院等特征对其从保险公司获得的损失赔付金额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理赔(诉讼);索赔人;索赔特征
周建涛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新保险法热点问题之中港比较
聂尚君 吴璇 林灵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香港)
[摘要] 新《保险法》的实施对境内保险业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热点问题主要包括不可抗辩条款、保险人的说明义务、保险人理赔时限和保险标的转让等规定。这些新规定着重强调了对保险人利益的保护,其立法理念体现了与发达国家保险经营实践以及监管体制的接轨。但是,比较中港两地保险实践,不难发现这些热点问题在大陆地区和香港地区之法律规制仍存在较大差异。伴随着大陆地区保险市场的逐步成熟,大陆保险法律体系的完善亦可借鉴香港地区相关理念和做法,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重要作用,并逐步推进以市场行为为中心的监管模式向以偿付能力为中心的监管模式转变。
[关键词] 新《保险法》;不可抗辩;说明义务;理赔
聂尚君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论在我国保险法上确立合理期待原则
李利 许崇苗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北京 100033)
[摘要] 美国保险法上的“满足被保险人的合理期待”的法律理念自提出并被不少国家逐渐接受后,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格式合同解释原则。“合理期待原则”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传统合同救济办法不能对被保险人提供有效救济是其产生的直接动因,保险合同为射幸合同所具有的悬殊的对价特征是其产生的根源,在本质上是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和延伸,其法律价值目标是实现合同实质自由和公平正义。在我国保险法上应确立合理期待原则,但其适用要在满足传统合同救济方法不能提供有效救济这一前提下,受到严格限制。
[关键词] 保险法;格式合同;合同解释;合理期待原则
李利、许崇苗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侵权立法对责任保险市场的影响机制
杨鹏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 责任保险赖以存在及发展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律体系,尤其是侵权责任法。一国侵权责任法的不断完善,不仅有利于公民和法人承担责任,同时也会增加公众的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刺激责任保险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本文采用CHH模型,通过侵权责任扩张与责任保险危机问题,分析了侵权立法对责任保险市场的影响机制,并基于美国责任保险市场发展模式下的影响机制对中国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侵权立法;责任保险市场;影响机制;保险周期
保险市场道德风险实证研究评述
赵桂芹1 吴 洪2
(1.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 200433;2.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摘要]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保险市场道德风险实证研究的文献,分别从理论基础、实证方法、实证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评述,总结了目前该领域相关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保险市场道德风险实证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保险市场;道德风险;实证研究;条件相关
赵桂芹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吴洪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2011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与宏观政策
——2011’特华金融论坛综述
王 力 张红亮
王力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