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间,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的保险监管者秉持“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改革总体思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发挥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在定量资本要求、定性监管要求和市场约束机制方面的“指挥棒”功能,强化跨行业、跨区域、跨国境风险防范,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监测、控制和化解风险,不断丰富预测研判、压力测试、经营和服务评价、信息披露等监管工具,促进保险业安全稳健运行。监管科学高效、运行安全稳健、开放度不断提高的保险业,正在加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柱产业。
以偿二代为核心 守住风险底线
近年来,保监会围绕处理好监管与市场的关系,从强调管制向“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放管结合转变,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事前行政许可。管住后端就是要有效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切实守住风险底线,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偿付能力监管无疑是保险业管住后端最核心、最有效的手段。
在过去的一年间,中国建成并发布偿二代监管体系。“新国十条”发布后,保监会加快了偿二代建设步伐。2015年2月,保监会发布了偿二代主干标准共17项监管规则。同时,保险业进入偿二代过渡期,标志着一套风险导向、自主创新、国际可比的新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基本建成。
“偿二代的推进过程充分展现了中国保监会的智慧。”安联保险集团常务副总裁明悟非(Uwe Michel)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一季度保险公司偿二代数据情况显示,行业整体偿付能力状况平稳,对公司的风险刻画更加全面、对风险的反应更加准确。在偿二代框架体系下建立起的风险管理监管评估机制和风险管理资本激励约束机制,不仅可以推动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也为监管机构转变监管方式提供了良好契机。
在过去的一年间,保险监管者积极统筹推进保险机构“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工作。按照国务院部署,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保监会统筹全系统力量开展了“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工作。通过保险公司自查,监管部门督导、排查,共发现各类违法违规问题14.3万个,涉及金额1308.7 亿元,大量问题得到及时整改,为业务发展、资产规模、经营效益屡创行业发展史上最好成绩,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在过去的一年间,保险监管者全面加强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保监会积极推动完善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保险消费者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政策取向,提出加强保险消费者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以改革为切入点 将经营权还给市场
在管住后端守住风险底线的同时,保险监管者不断放开前端。通过推进《保险法》的修改,减少事前的行政许可,改变主要依靠审批、核准等事前管制手段来防范风险的监管方式;通过商业车险、万能型人身保险等费率市场化改革把经营权还给市场主体,同时把管控风险的主要责任交给市场。
在过去的一年间,保险市场化体系建设不断加快。2015年2月3日,保监会印发《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启动商业车险改革;印发《关于放开万能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于2015年2月16日放开万能型人身保险的最低保证利率,同时启动放开分红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工作。
“上午投保、下午出险,在对方车主先行离开的情况下,1小时就收到了保险赔付,我们是商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商车改革后全国理赔第一单——哈尔滨车主肖先生表示,商车改革后,保费、出险理赔等都更加市场化,消费体验越来越好。
在过去的一年间,保险监管者不断鼓励中资保险公司“走出去”。截至2015年6月末,保监会共批准5家中资保险公司在海外设立或收购营业机构,中再集团设立英国承保代理公司、中国人寿设立新加坡子公司、中国人保设立香港资产管理公司……中资保险公司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间,保险监管者深入贯彻“新国十条”,持之以恒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政策落实为支撑,以防范风险为底线,以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保险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过去的一年间,保险监管者进一步厘清保险监管与保险市场的边界,正确处理好放开前端与管住后端的关系,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有效破除阻碍保险行业创新发展的“堵点”、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不断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实现了一系列历史性突破,保险业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行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地位和形象大幅提升,监管的国际话语权不断扩大。保险业已经成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生力军,中国已经成为影响全球保险格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