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老从“温饱”走向“小康”

时间:2015-12-09 11:29:16.0 来源: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平安养老险公司等5家机构于近日联合发布《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根据《报告》,整体上,我国城市职工养老储备指数为59.7,参照指数评价基准1-100的范围,这一数字显示出接受统计调研的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正在由“温饱”向“小康”过渡。

  从年度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保障体系中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将相对增加,缴费的人数反而趋向相对减少。由于人口老龄化正日益加重,我国养老保障的负担之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难度之大、养老保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之远,都将呈现前所未有的态势。

  《报告》显示,国有企业职工养老储备最好,工作相对稳定,保障措施比较到位;外资企业次之;民营企业排名最后。通过不同行业来看,金融业和采矿业的职工养老储备最高,前者得益于较高的充足度,后者的稳定度较高;排名最低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受访者中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人数比例仅为33.5%,而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人数占比为41.3%。另外,企业没有提供重大疾病保险、商业意外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中任何一项的受访者高达38.3%;个人没有购买上述任何保险产品的比例为42.0%。由此可见,未来,养老要从“温饱”走向“小康”,主要在于养老保障制度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理财投资方式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工作步伐明显加快,“三大支柱”齐头并进,政策红利不断释放。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了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明确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管理和多元化投资的改革在今年正式启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制度,要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

  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商业养老保险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测算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商业养老保险资产占GDP 的比例为2.6%,美国为42.5%;中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密度为185元/人,美国为1258美元/人;中国商业养老保险的深度为0.4%,美国是 2.3%。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齐传钧看来,退休后的生活状况和质量,对个人而言基本取决于现在是否做了养老规划。如果仅参加社会基本养老,退休后每月最多只能得到5000元,这样的水平,通过“等价于现有货币价值”进行折算,在北京只能算是“温饱”。而一旦提前作了企业年金安排,或者投了商业养老保险、基金、债券等,将能够月入上万元,那么晚年退休不仅解决了“温饱”,还进一步跨到了“小康”甚至“富裕”的程度。齐传钧通俗地向《中国保险报》记者谈到:“等到腿脚不利索的时候,咱们也有能力像北大教授一样住进‘燕园’那样的养老社区,而且通过商业医疗和意外保险来防止意外事故的大额支出。提前做好养老规划,这是自由的开始。”

  从政策层面而言,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要注意路径选择,抓住改革重点。提高职工养老储备水平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尤其是推出税延个人养老账户,让职工自己参加投资增值。另外,重构家庭大类资产配置同样有利于提升养老储备水平。

  正如中国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袁序成所言,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而此次《报告》推出的指数,有利于帮助机构从需求侧摸清实际情况和养老保障的实际需求,做好供给侧的改革创新,提供更加丰富多样、更具针对性的养老保障产品和服务,促进养老保障供给侧与需求侧更好匹配和对接。保险机构应充分研究吸取该指数的研究成果,在企业年金、团体养老保险、养老保障管理业务,以及即将开展的职业年金基金管理中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量身定制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满足国内职工差异化的养老保障需求,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民生养老保障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