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2日,作为陆家嘴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保交所”)举行揭牌仪式。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上海市市长杨雄共同为上海保交所揭牌,标志着上海保交所正式开始运营。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上海市市长杨雄共同为上海保交所揭牌。CFP/图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出席上海保交所揭牌仪式时表示,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呈现了持续稳健发展势头,2015年,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1718万亿元,赔款与给付8674.1亿元,行业实力不断壮大,为改善民生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上海保交所将重点搭建国际再保险、国际航运保险、大宗保险项目招投标、特种风险分散的“3+1”业务平台,积极探索更为丰富的交易内容,努力建成“创新的平台、交流的平台、借鉴的平台、示范的平台”。
同时,陈文辉表示,希望上海保交所下一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服务功能。
一是要坚持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上海保交所要以社会公共服务多元化需求为出发点,提高保险产品供给质量,推动保险服务品质升级,进一步增强保险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让价格合理、便捷可靠的保险服务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保险普惠。
二是要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上海保交所在开展业务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复制,既要利用平台优势,积极与各方交流探讨,充分借鉴境内外、业内外多方成熟经验,也要深入展开研究,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努力在创新上下功夫。
三是要高度重视风险防范。上海保交所要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并重,注重风险的监测与防控,形成全面、及时、准确的风险管理体系,为监管提供支持;一步一个脚印,安全稳健运行,切实维护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合法权益,严守风险底线。
他希望上海保交所抓住历史机遇,发扬艰苦奋斗、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保险交易新路子,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与分散风险作用,真正实现“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表示,上海保交所筹备不易,上海保交所成功设立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自贸区建设意义重大。
具体而言,第一,上海保交所的成立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功能。上海已经形成了股票、债券、黄金、外汇和期货等金融要素市场,上海保交所的成立能够进一步丰富金融体系的构成和功能,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新高度。第二,有利于吸引国际保险和再保险主体,包括产品和服务方式在上海的集聚。第三,有利于探索保险创新。特别是保险业和交易所模式的结合,从全球来看都属于新兴事物。上海保交所将发挥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积极探索交易融资、技术支持、保险创新、自律监管等功能的有机结合,是推动自贸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尝试。
记者了解到,上海保交所于2015年11月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曾于瑾出任董事长。经过近半年的筹备,上海保交所已于近期获得保监会开业批复,并在上海完成工商注册手续。上海保交所按照“公司化、市场化、专业化”原则组建,首期注册资本22.35亿元。
曾于瑾表示,上海保交所的营业范围是,为保险、再保险、资管产品及相关衍生产品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及制定相关规则。上海保交所成立后,将着重探索和发挥助力盘活保险存量、支持用好保险增量两方面作用,按照夯实基础、逐步完善、形成服务体系3个阶段,持续探索更为丰富的交易内容,实现产品更加透明、信批更加充分、服务更加便捷、功能更加完备,并切实做到资源优化、风险可控,努力建成“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保险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