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政府工作报告的金融任务系列评论之二

时间:2024-03-21 10:08:41.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站

 

老有所养,是家事,亦是国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13次提及“养老”,老有所养持续成为民生焦点。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民生服务的“生力军”,在引领我国社会养老模式变革中至关重要。同时,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包括养老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写入其中,更凸显了养老金融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金融逐步纳入顶层设计。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及养老金融,为探索金融与养老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指明了方向。养老金融是围绕社会养老需求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2021年《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提出,养老金融主要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方面。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要完善养老金金融体系。目前,我国养老金制度体系建设已经基本形成,通过政府、单位、个人多方责任共担机制,建立起了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体系。2024年,养老金金融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针对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现在全国有1.7亿多老年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今年将最低标准提高20元,增长了19.4%,是近年来上调幅度较大的一次。此外,还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针对第三支柱,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制度从2022年11月正式落地实施,在36个城市进行试点。截至2023年底,参加人数突破5000万人。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金融业可以此为契机,优化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产品的设计,针对个人在不同年龄、不同投资目标、不同投资期限、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差异,精心设计、分配和管理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同时,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将工作期的养老金资产积累与退休期的养老服务消费对接,满足人们不同阶段养老需求。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要提供更多养老金融服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指出,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这一系列的部署,为养老金融的开展指明方向和路径。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还要大力发展养老产业金融。养老产业投资从资金端的视角解决金融资本如何参与养老产业实体经济发展,是一个金融资本供给的活动,其出发点在于如何更好实现金融资本的有效配置。养老产业投资额度大、回报周期长,客观上需要通过各类融资手段支持产业发展,具体包括市场化融资手段,比如养老产业机构发行债券、上市、并购等;政策性融资手段,包括政策性金融债、政府贴息贷款等。

养老金融制度的优化和快速发展,符合当前国内需求,也符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养老金融的发展与老龄化趋势下的养老需求关系密切,为金融市场提供长期资金,有望重塑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和保险机构的业务结构。遵循长期资金的客观投资规律,处理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养老金投资政策,让养老金融真正强起来,从而推动我国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