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A介绍
某日A女士在其女儿学校家长群里收到班主任的一条消息“@全体家长:“接学校通知本学期需要缴纳的费用。给学生们订购了本学期语文、数学资料和模拟试卷费是470元,复印费18元,合并488元整,学校统一采用二维码缴费,收到的家长,请在扫码缴费后截图发群里,统一登记名字上报学校,谢谢大家的配合”A女士没多想,随后就完成了扫码缴费,按通知截了缴费凭证图发在了群里,但随后A女士却发现缴费凭证上显示的商家名称有点奇怪,居然是一家餐饮店,便给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询问,班主任老师表示并没有在群里发过通知,A女士意识到被骗,随即就报了警。
案例分析
诈骗套路一般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广泛撒网,寻找目标
骗子往往会选择不需要身份验证或确认的群潜入进去,或者通过非法手段盗取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各种微信、QQ等账号后潜入群内。
第二步:定位目标,潜伏观察
成功混进群后,骗子一开始不会有任何动作,先“潜伏”一段时间,做足准备工作摸清老师在群里的活跃规律。
第三步:伺机出动,实施诈骗
骗子乘老师不在线或不会在群里活跃的时间段,换用和老师一样的头像、昵称,冒充老师在群里发通知,比如支付学费、书杂费或补习费等等。有些“高明”的骗子,用多个账号混进同一个群里冒充家长,假“老师”发布通知后,再用假“家长”身份回复“已转”或发事先准备好的转账截图凭证,以混淆视听。部分真家长看有人扫码支付了,便不假思索的跟着扫码支付。
案例启示
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
1.家长朋友们在家长群内收到各类“缴费”“转账”等通知时,一定要多方核实验证,不要急于扫码缴费或转账,谨慎多防范。
2.老师们应当密切关注群内人员的动向,并对沟通群等设置身份验证,避免可疑人员入群。
3.一旦发现被骗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4.目前,公安部刑侦局已设立全国统一预警劝阻咨询专线96110,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如若接到96110号码来电,请记得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