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
保险保障是不是看保额?
不能这么简单地说。
那是看什么?
保额,保险责任,保费成本。
风险不发生,再高的保额也是数字
我们一定要正视的问题是,保险的风险是不一定发生的。在没有发生风险的时候,保险合同就好像一个还没开奖的彩票,保额就如同奖池里的奖金,怎么看怎么像是你的,但其实和你并没有什么关系。
百万医疗是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险种。相比于传统的重大疾病保险,百万医疗险保额更高,保费更便宜,从保障效果上来看性价比要比重疾险高得多,甚至还有很多公司的产品推出了预付一定额度垫付医疗费用的优质服务。
这么一比,传统的重疾保险简直毫无竞争力啊!但是事实上,就小编本人来说,只是买了一个基础的百万医疗,但是用更多的钱购买重疾险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即使真得了重大疾病,几百万的医疗费也不是想花出去就能花出去的。重大疾病的特点是不可逆,也就是说花多少钱都治不好。所以一般来说,得了重大疾病有两种常见的后果:一、还没来得及花出去多少医药费就蹬腿了;二、想活命每年花个十几万维持着。
所以小编没有选择特别高保额的百万医疗保险,这就好比买车买了个法拉利,公路上有限速,草原上没限速但是开起来就翻,只能在几个特殊的赛车场才有发挥的空间。
每一元的保额,都对应了一分保费
消费者在挑选保险产品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保险产品定价的数学依据。
在这里,小编要郑重提示消费者,保险不是商品,不受生产力的影响,也没有供求关系来影响定价。
保险公司经营的是风险,这个风险其实就是一个数学的模型,无论险种看起来多好,一旦赔得多了,保险公司就会亏损,而亏损的必然后果就是,保险公司会停售让其亏损的保险产品。
所以看似近在眼前的保额,实际上正好对应了消费者所交的保费,无所谓值不值,因为保险公司预定的经营利润是一样的,决定保额保费差异的只有风险发生的概率。
同理,保障范围广也不一定是好事
看到这个子标题,有的消费者可能会疑惑,有些情况下高保额可能确实没用,但为什么更广的保障范围也不一定是好事呢?
这还要回归一个数学概念,因为保险公司经营的是大数法则,什么意思呢?就好像抛硬币,每次都有可能正反,但是全球70亿人每人抛一次,结果将非常接近于正反各50%。
消费者们,看明白了吗?对保险公司概率是一定的,但是反过来对我们自己则是极端的。
以市场上最近火爆的一些重疾险为例,保险公司在重疾险中推出了大量的轻症责任,有的还可以反复赔,看起来很美对不对?
但请消费者想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这个反复赔呢?从保险公司的风险计算上,我们每次患病的可能性是一样的,或者近似的,但是从我们个人的风险发生看,连续患三个轻症再患重疾的概率真的是太低了。
如果您还想不清楚,可以参考下面的这个例子:小编挤地铁,身上有三个兜装了东西,一个放的是手机、一个放的是钱包、一个放的是耳机,三个兜都有丢东西的风险,在保险公司眼里,三个兜丢东西的概率是一样的,既然有三个可能丢的东西,那就收三个丢东西的保费好了,但是在消费者身上,一次出门丢三个东西的可能性其实是远远低于只丢一个的可能性的。
所以保险公司来说,最公平的保费厘定方式是将大数法则下的风险费率加和,但归结到每个人身上,多次出险的可能有时却要用风险发生率的乘积来计算。
那是不是只赔一次的保险产品,保障范围的大小就不影响消费者个人的风险概率了呢?也不是!
保险公司在设计保险产品时,运用的是人类生命的经验表。但是每个人的实际风险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抽烟的人就是比不抽烟的人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喝酒的人就是比不喝酒的人容易患胃病,脾气暴躁的人心血管容易不好,脾气怯懦的人可能肝功能比别人差一些。保险公司无法针对每个人制定一套保险费率,只能根据大家的平均风险水平来厘定保险费率、销售保险产品。
相对应的,结果就是大而全的保险责任,可能造成了保障的浪费,我下雨天不出门,雷击意外的保费白花了,这辈子从不做飞机,飞机意外的保费白花了,我生活规律,性格温和,思想阳光,不抽烟不喝酒,家里老人全都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保费可能也白花了。
保险,保障的是风险,虽然风险可以说无处不在,但是每个人面对的不同类别的风险也能区分高低大小。
根据风险选择保险,才是最好的保险计划。
最后要特别提示消费者:
没有任何一款同类型的保险产品,可以在费率相似的情况下,保障比别的产品多出很多;
也没有任何一款同类型的保险产品,可以在保障范围类似的情况下,做到费率比别的产品降低很大;
选保险时别看保险好不好,要看适不适合自己!